类别
详情
基本信息
简称华西医院,别称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始建于1892年,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是中国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中国西部疑难危急重症诊疗的中心,首任华人院长是曹钟樑,现任院长是罗凤鸣。
历史沿革
1892 - 1896年,前身仁济医院、存仁医院、仁济女医院相继在四川成都创办;1905年,华西协合大学开始筹建;1914年,华西协合大学建立医科,将仁济、存仁医院作为教学医院;1915年、1918年存仁医院、仁济医院先后成为华西协合大学的教学医院;1937年抗战爆发后,华西协合大学与多所内迁大学联合办学办医,1938年7月组建“华大、中大、齐大三大学联合医院”;1946年,华西协合大学新医院在现址建成,简称“大学医院”或“华西医院”;1950年,新中国人民政府接管华西协合大学,1953年改名为四川医学院,医院更名为四川医学院附属医院;1985年,四川医学院更名为华西医科大学,医院更名为华西医科大学附属医院;1993年,华西医科大学院系调整,将医学院与附属医院进行合并,并命名华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2000年,四川大学与华西医科大学合并,2001年,医院正式更名为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2005年,华西临床医学院更名为华西医院,并成为四川大学直属附属医院;2025年2月19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锦江院区全面启用,步入“一院三区”运行模式。
院区分布
本部院区: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国学巷37号,始建于1892年9月28日,医疗区占地500余亩,业务用房面积50余万平方米;温江院区:成都市温江区芙蓉大道三段363号;锦江院区:成都市锦江区锦江大道1166号,门诊按中心设置专科和专病门诊,开设儿童医学中心和神经疾病中心,专家资源三大院区实行同质化管理,副高以上专家占比达60,多数专家每周出诊2个诊次以上,工作日提供4200多个号源,就诊流程优化,检验、检查项目丰富,除核医学检查外基本均可在院区完成,还设有日间手术专属空间及详细随访和应急预案。
规模情况
截至2023年4月28日,医疗院区占地577余亩,业务用房约58万平方米,编制床位4900张,有54个临床科室(含7个专病中心),在职员工1万余人;另有资料显示医院占地1173亩,业务用房面积50余万平方米,开放床位4300张,职工7800余人,设38个临床科室(另有4个综合病房),10个医技科室。
学科实力
临床医学ESI排名处于行列(全球前1‰);在教育部2017年一级学科评估中,临床医学和护理学排名A - ,中西医结合医学均排名B + ;现有教育部重点学科9个,重点培育学科2个;有临床重点专科34个(另有资料显示32个),数量名列全国医院;在复旦大学中国专科声誉和医院排行榜上,连续多年排名情况良好,如截至2021年连续13年排名中国第二,连续12年名列全国第二,其中12个专科前三、20个前五、30个前十。
人才
有两院院士1人、CJ学者13人、教学名师2人、杰青14人、高级职称1404人、研究生导师940人;另有资料显示有973科学家3人、高端引进人才43人,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121人;52人担任学会/协会主委、副主委。
医疗成果
收治疑难复杂病种患者比例在80以上,出院患者病例组合系数(CMI)1.48,排名全国第三;2011年门诊量3554895人次,出院病人173021人次,手术93913台次,平均住院日9.63天;各项医疗质量效率指标持续保持强劲上升态势;在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连续两年排名全国第二,等级A++。
科研荣誉
截至2022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医院科技量值(STEM)综合排名中连续10年为中国;截至2021年,在复旦大学中国医院排行榜上,科研得分连续13年排名全国;在卫生部2010年、2011年“临床重点专科建设”评估中有16个专科进入临床重点专科;在复旦大学2009年度和2010年度中国专科声誉和医院排行榜上,以综合得分71.45和81.59连续两年名列全国第二,临床专科声誉连续两年排名全国第二。
特殊贡献
在2008年汶川8级地震抗震救灾中,作为离震中近的大型综合医院,承担了复杂危重伤员的救治中心、灾区医院的技术支援中心和省外医疗队后勤保障中心的重任;救治危重伤员数量多,救治高,创下世界重大灾难医疗救援史上的许多奇迹,被媒体誉为抗震救灾医疗战线的中流砥柱,被温家宝总理赞誉为“不仅有崇高的道德,而且有精湛的技术”;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抗震救灾英雄群体”的称号。
近期通知
2025.02.24发布关于院内选聘华西“健康人生”会员办公室工作人员的通知;2025.03.04发布关于评选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第十一届“华西青年榜样”的通知;发布关于组织申报“2025年公派高级研究学者及访问学者(含博士后)项目”的通知。
联系方式
电话:028 - 85422114、028 - 85582944 ;网站备案号:蜀ICP备16010396号 - 5 - 1
类别 详情
基本信息 简称华西医院,别称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始建于1892年,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是中国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中国西部疑难危急重症诊疗的中心,首任华人院长是曹钟樑,现任院长是罗凤鸣。
历史沿革 1892 - 1896年,前身仁济医院、存仁医院、仁济女医院相继在四川成都创办;1905年,华西协合大学开始筹建;1914年,华西协合大学建立医科,将仁济、存仁医院作为教学医院;1915年、1918年存仁医院、仁济医院先后成为华西协合大学的教学医院;1937年抗战爆发后,华西协合大学与多所内迁大学联合办学办医,1938年7月组建“华大、中大、齐大三大学联合医院”;1946年,华西协合大学新医院在现址建成,简称“大学医院”或“华西医院”;1950年,新中国人民政府接管华西协合大学,1953年改名为四川医学院,医院更名为四川医学院附属医院;1985年,四川医学院更名为华西医科大学,医院更名为华西医科大学附属医院;1993年,华西医科大学院系调整,将医学院与附属医院进行合并,并命名华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2000年,四川大学与华西医科大学合并,2001年,医院正式更名为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2005年,华西临床医学院更名为华西医院,并成为四川大学直属附属医院;2025年2月19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锦江院区全面启用,步入“一院三区”运行模式。
院区分布 本部院区: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国学巷37号,始建于1892年9月28日,医疗区占地500余亩,业务用房面积50余万平方米;温江院区:成都市温江区芙蓉大道三段363号;锦江院区:成都市锦江区锦江大道1166号,门诊按中心设置专科和专病门诊,开设儿童医学中心和神经疾病中心,专家资源三大院区实行同质化管理,副高以上专家占比达60,多数专家每周出诊2个诊次以上,工作日提供4200多个号源,就诊流程优化,检验、检查项目丰富,除核医学检查外基本均可在院区完成,还设有日间手术专属空间及详细随访和应急预案。
规模情况 截至2023年4月28日,医疗院区占地577余亩,业务用房约58万平方米,编制床位4900张,有54个临床科室(含7个专病中心),在职员工1万余人;另有资料显示医院占地1173亩,业务用房面积50余万平方米,开放床位4300张,职工7800余人,设38个临床科室(另有4个综合病房),10个医技科室。
学科实力 临床医学ESI排名处于行列(全球前1‰);在教育部2017年一级学科评估中,临床医学和护理学排名A - ,中西医结合医学均排名B + ;现有教育部重点学科9个,重点培育学科2个;有临床重点专科34个(另有资料显示32个),数量名列全国医院;在复旦大学中国专科声誉和医院排行榜上,连续多年排名情况良好,如截至2021年连续13年排名中国第二,连续12年名列全国第二,其中12个专科前三、20个前五、30个前十。
人才 有两院院士1人、CJ学者13人、教学名师2人、杰青14人、高级职称1404人、研究生导师940人;另有资料显示有973科学家3人、高端引进人才43人,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121人;52人担任学会/协会主委、副主委。
医疗成果 收治疑难复杂病种患者比例在80以上,出院患者病例组合系数(CMI)1.48,排名全国第三;2011年门诊量3554895人次,出院病人173021人次,手术93913台次,平均住院日9.63天;各项医疗质量效率指标持续保持强劲上升态势;在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连续两年排名全国第二,等级A++。
科研荣誉 截至2022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医院科技量值(STEM)综合排名中连续10年为中国;截至2021年,在复旦大学中国医院排行榜上,科研得分连续13年排名全国;在卫生部2010年、2011年“临床重点专科建设”评估中有16个专科进入临床重点专科;在复旦大学2009年度和2010年度中国专科声誉和医院排行榜上,以综合得分71.45和81.59连续两年名列全国第二,临床专科声誉连续两年排名全国第二。
特殊贡献 在2008年汶川8级地震抗震救灾中,作为离震中近的大型综合医院,承担了复杂危重伤员的救治中心、灾区医院的技术支援中心和省外医疗队后勤保障中心的重任;救治危重伤员数量多,救治高,创下世界重大灾难医疗救援史上的许多奇迹,被媒体誉为抗震救灾医疗战线的中流砥柱,被温家宝总理赞誉为“不仅有崇高的道德,而且有精湛的技术”;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抗震救灾英雄群体”的称号。
近期通知 2025.02.24发布关于院内选聘华西“健康人生”会员办公室工作人员的通知;2025.03.04发布关于评选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第十一届“华西青年榜样”的通知;发布关于组织申报“2025年公派高级研究学者及访问学者(含博士后)项目”的通知。
联系方式 电话:028 - 85422114、028 - 85582944 ;网站备案号:蜀ICP备16010396号 - 5 - 1

术语解释: - 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是衡量科学研究绩效、跟踪科学发展趋势的基本分析评价工具。 - 学科评估:是教育部为了加强高等学校学科建设、提高中国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而开展的一项工作,对学科的整体水平进行评估。 - 临床重点专科:是卫生健康委为推动医院专科建设与发展,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而确定的专科项目。 - 病例组合系数(CMI):反映医院收治病例的疑难复杂程度,CMI值越高,说明医院收治的疑难重症患者越多。

成都市华西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华丽变身,2025年闪耀医疗界!

备注: - 文章中关于医院规模、临床重点专科数量、人才等部分信息存在不同表述,表格中均予以列出。 - 不同来源的信息可能存在统计时间和统计范围的差异,使用时请综合考虑。

还有其他疑惑?想了解更多?可以点击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