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不对称不知挂哪科?这些科室选择攻略快收藏!
A-
A+
2025-04-24 08:00:04
133 评论
科室 |
适用情况 |
可能的病因 |
检查方式 |
治疗方法 |
日常注意事项 |
口腔颌面外科 |
先天性骨歪斜、先天性下颌骨不对称导致的脸部不对称;外伤(如下巴受到撞击导致骨折、骨头移位等)导致的脸部不对称 |
先天性发育异常、外伤 |
对口腔和面部进行全面检查,可能包括牙齿、牙周、口腔黏膜、颌骨以及颞下颌关节等方面的检查 |
先天性发育异常可能需要手术矫正;外伤导致的问题根据损伤严重程度,可能采用手法复位、手术复位,骨折需积极处理,软组织损伤可通过冷敷、热敷缓解疼痛,矫形器可辅助改善面部对称性。必要时联合整形外科共同治疗 |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用一侧咀嚼食物、长时间单侧托腮、长时间一侧卧位入睡等不良习惯 |
整形外科(或美容整形科) |
先天性发育不良导致两侧脸部骨骼发育不对称;面部不对称发生在微整形之后;先天发育异常(如下颌骨双侧发育异常、咬肌肥大等);面部骨骼不对称、脂肪分布不均等原因导致的面部不对称 |
先天性发育异常、微整形影响、面部骨骼和脂肪分布问题 |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可能包括面部骨骼和软组织的检查 |
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给出相应整形治疗建议,如自体脂肪填充、磨骨手术、削骨手术、脂肪移植等 |
就诊前做好脸部护理措施,避免寒风侵袭等不利因素;就诊前整理好相关病史资料、拍摄清晰面部照片 |
神经内科 |
突然发现面部不对称,伴有面部麻木、口角歪斜、眼睛闭合不严、鼻唇沟消失等症状;脑梗死、脑出血等疾病导致面神经受损引起的面部不对称;面瘫、面肌痉挛等神经系统疾病导致的面部不对称;中枢性疾病所导致的中枢性面瘫(如脑出血、脑梗塞等) |
脑卒中、三叉神经炎、面神经麻痹、脑梗死、脑出血、面瘫、面肌痉挛等神经系统疾病 |
对患者面部进行检查,评估神经功能 |
针对不同病因进行相应治疗,如面瘫可使用糖皮质、B族维生素等药物治疗;面部痉挛可使用苯妥英钠、利眠宁、安定等药物治疗。对于面神经炎应用扩血管、、针灸、营养神经等综合治疗;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导致的面瘫加用抗病毒药物口服治疗 |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防止出现不良反应;注意面部保暖,避免劳累和情绪激动 |
皮肤科 |
脸部受到外伤,导致脸部皮肤出现肿胀、淤血等情况,引起脸部大小不对称 |
脸部外伤 |
对患者面部进行检查 |
医生根据检查情况进行初步诊断并给出相应治疗建议 |
注意面部皮肤护理,避免感染 |
口腔科 |
脸部不对称是由于口腔疾病所引起,如龋齿、牙龈炎、牙周炎、牙齿排列不整齐、咬合关系不正常、牙齿咬合不齐、颌骨发育异常等;长期咀嚼习惯不好,习惯用一侧咀嚼,导致一侧咀嚼肌过于发达或一侧下颌骨发育异常 |
口腔疾病、不良咀嚼习惯 |
进行口腔检查 |
医生根据相关检查判断面部不对称原因,给出治疗建议,如牙齿正畸治疗、手术矫正等 |
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避免长期用一侧咀嚼食物 |
耳鼻喉科 |
存在先天性唇腭裂、先天性耳廓畸形等疾病,导致口腔和鼻腔相通引起的面部不对称;面神经炎、带状疱疹感染所诱发的面瘫 |
先天性疾病、面神经炎、带状疱疹感染 |
对耳部进行检查,评估相关疾病情况 |
针对不同病因进行治疗,面神经炎应用扩血管、、针灸、营养神经等综合治疗;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导致的面瘫加用抗病毒药物口服治疗 |
注意耳部和面部保暖,避免感染 |
术语解释:

- 面瘫: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疾病,常见症状是口眼歪斜,患者往往连基本的抬眉、闭眼、鼓嘴等动作都无法完成。
- 面部痉挛:指一侧面部阵发性、不自主、不规则的肌肉抽搐,无神经系统损害的其他阳性体征,抽搐程度不一,在紧张、情绪激动或疲劳时抽搐加重,安静或睡眠时消失,部分患者在晚期出现患侧面肌瘫痪和萎缩。
- 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和高的特点,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可能导致面神经受损引起面部不对称。
- 三叉神经炎:是指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短暂、剧烈疼痛而不伴三叉神经功能破坏的症状群。
- 面神经麻痹:即面部肌肉瘫痪,是由各种原因导致的面神经受损而引起的病症,主要表现为面部运动功能障碍。
-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因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所导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
- 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占全部脑卒中的20 - 30,急性期病死率为30 - 40。
- 颞下颌关节:是颌面部具有转动和滑动运动的左右联动关节,其主要功能是参与咀嚼、说话、吞咽和表情等。
备注:若不确定所挂科室,就医时可先咨询医院问诊台或导诊处,以避免挂错科室引起不便。同时,面部不对称患者在就诊前,应做好脸部护理措施,避免寒风侵袭等不利因素,整理好相关病史资料、拍摄清晰面部照片,以便医生更好了解病情。
还有其他疑惑?想了解更多?可以点击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