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
详情
基本信息
全称: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又称: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北京大学精神卫生学院;简称/别称:北医六院、北大六院、北京市第六医院、北医大六院;性质:公立三甲精神病医院;理念:以科学精神,体现人文关怀;特色:科研型教学医院;地位:在精神病学与精神卫生领域知名、国内;是全国的卫生健康委委属管三级甲等精神专科医院,拥有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精神疾病医学中心的双中心医院,拥有全国的卫生健康委精神卫生学重点实验室,是教育部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重点学科、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北京的精神卫生研究和培训合作中心
历史沿革
1942年,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设立神经精神科;1951年,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建立精神病院;1954年,成立精神病学教研室,建立脑电生理学研究室;1962年,建立生物化学研究室;1966年,整体迁入北京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为该院精神科;1980年3月,独立为北京医学院精神卫生研究所;1992年10月6日,迁入现址,增加北京医科大学第六医院名称;1997年,被评为北京市三级甲等专科医院;2000年4月,北京大学与北京医科大学合并后,更名为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2004年,加称“北京大学精神卫生学院”
院区及设施
有海淀院区(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海淀花园北路51号)和昌平院区(地址:北京市昌平区科学园路2号)两个院区;开放床位213张,设有病房8个,包括综合病房2个、特需医疗病房1个、老年、儿童、临床心理等亚专科病房以及进食障碍、睡眠障碍等特色病种病房;门诊设有普通门诊、专家门诊、特需门诊、多专家会诊;超声室配备三台彩色超声诊断仪(GE Vivid iq、GE Versana Premier Pt,ESAOTE),有两名超声医学专业人员(均为主治医师,医学硕士,有多年三甲综合医院工作经验),承担全院门诊及住院患者超声检查工作,使用医学影像工作站出具图文报告,已实现PACS系统联网
人才情况
拥有两院院士、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等人才;博士研究生导师13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7人
学科情况
重点学科: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卫健委的精神卫生学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精神病学/心理学早于2011年即进入全球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前1
排名荣誉
在复旦版“2021年度全国医院综合排行榜”中排名第92;精神医学科在复旦版“2021年度全国专科综合排行榜”排名第1,在复旦版“2021年华北区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排名第1;连续十五年获得中国“专科综合排行榜”“专科声誉排行榜”精神医学专科名;共九次获得中国医院科技量值精神病学学科年度名
门诊服务
服务时间:周一至周五工作日、周六上午、节假日、夜间延时门诊及急诊;每年接待患者32万余人次;开设门诊:成人门诊(普通、专家、特需门诊)、儿童门诊(普通、专家、特需门诊)、心理治疗门诊、专业门诊、多专家会诊、残疾等级鉴定;挂号方式:工作时间窗口挂号、北京市预约挂号平台网上或电话预约挂号
乘车路线
北医三院车站:331路、810路、484路、323快北医三院下车往西100米路北;北航车站:375路、398路、748路、743路、386路、944路、836路、运通103、392路、438路、478路、490路、498路、604路、632路、719路北航站下车往东300米;北京西站(火车站):21路(北京西站 - 中国科技馆东门)在北京西站上车,在蓟门桥北 站下车,后换乘323快(七里庄 - 塔院小区南门)在蓟门桥北站上车,在花园北路西口站下车;北京站(火车站):从北京站出发,乘坐地铁2号线(西直门 - 西直门),在西直门换乘375路(韩家川南口 - 西直门),抵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下车后路东约100米
医院电话
010 - 114(预约挂号),010 - 82806151,010 - 82801984(咨询电话),010 - 82801936(夜间值班电话),010 - 62723860(咨询电话)
近期动态
2022年11月20日上午,精神疾病医学中心启动仪式暨首届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开幕;2023年3月3日,于海淀院区科研楼三层英魁厅召开相关会议;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全面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北大六院已有进口的托莫西汀口服液;北大六院睡眠医学科自2023年6月起开展团队诊疗服务
内科科室医生
神经内科8位医生,消化内科1位医生,呼吸科3位医生
类别 详情
基本信息 全称: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又称: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北京大学精神卫生学院;简称/别称:北医六院、北大六院、北京市第六医院、北医大六院;性质:公立三甲精神病医院;理念:以科学精神,体现人文关怀;特色:科研型教学医院;地位:在精神病学与精神卫生领域知名、国内;是全国的卫生健康委委属管三级甲等精神专科医院,拥有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精神疾病医学中心的双中心医院,拥有全国的卫生健康委精神卫生学重点实验室,是教育部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重点学科、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北京的精神卫生研究和培训合作中心
历史沿革 1942年,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设立神经精神科;1951年,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建立精神病院;1954年,成立精神病学教研室,建立脑电生理学研究室;1962年,建立生物化学研究室;1966年,整体迁入北京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为该院精神科;1980年3月,独立为北京医学院精神卫生研究所;1992年10月6日,迁入现址,增加北京医科大学第六医院名称;1997年,被评为北京市三级甲等专科医院;2000年4月,北京大学与北京医科大学合并后,更名为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2004年,加称“北京大学精神卫生学院”
院区及设施 有海淀院区(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海淀花园北路51号)和昌平院区(地址:北京市昌平区科学园路2号)两个院区;开放床位213张,设有病房8个,包括综合病房2个、特需医疗病房1个、老年、儿童、临床心理等亚专科病房以及进食障碍、睡眠障碍等特色病种病房;门诊设有普通门诊、专家门诊、特需门诊、多专家会诊;超声室配备三台彩色超声诊断仪(GE Vivid iq、GE Versana Premier Pt,ESAOTE),有两名超声医学专业人员(均为主治医师,医学硕士,有多年三甲综合医院工作经验),承担全院门诊及住院患者超声检查工作,使用医学影像工作站出具图文报告,已实现PACS系统联网
人才情况 拥有两院院士、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等人才;博士研究生导师13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7人
学科情况 重点学科: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卫健委的精神卫生学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精神病学/心理学早于2011年即进入全球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前1
排名荣誉 在复旦版“2021年度全国医院综合排行榜”中排名第92;精神医学科在复旦版“2021年度全国专科综合排行榜”排名第1,在复旦版“2021年华北区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排名第1;连续十五年获得中国“专科综合排行榜”“专科声誉排行榜”精神医学专科名;共九次获得中国医院科技量值精神病学学科年度名
门诊服务 服务时间:周一至周五工作日、周六上午、节假日、夜间延时门诊及急诊;每年接待患者32万余人次;开设门诊:成人门诊(普通、专家、特需门诊)、儿童门诊(普通、专家、特需门诊)、心理治疗门诊、专业门诊、多专家会诊、残疾等级鉴定;挂号方式:工作时间窗口挂号、北京市预约挂号平台网上或电话预约挂号
乘车路线 北医三院车站:331路、810路、484路、323快北医三院下车往西100米路北;北航车站:375路、398路、748路、743路、386路、944路、836路、运通103、392路、438路、478路、490路、498路、604路、632路、719路北航站下车往东300米;北京西站(火车站):21路(北京西站 - 中国科技馆东门)在北京西站上车,在蓟门桥北 站下车,后换乘323快(七里庄 - 塔院小区南门)在蓟门桥北站上车,在花园北路西口站下车;北京站(火车站):从北京站出发,乘坐地铁2号线(西直门 - 西直门),在西直门换乘375路(韩家川南口 - 西直门),抵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下车后路东约100米
医院电话 010 - 114(预约挂号),010 - 82806151,010 - 82801984(咨询电话),010 - 82801936(夜间值班电话),010 - 62723860(咨询电话)
近期动态 2022年11月20日上午,精神疾病医学中心启动仪式暨首届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开幕;2023年3月3日,于海淀院区科研楼三层英魁厅召开相关会议;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全面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北大六院已有进口的托莫西汀口服液;北大六院睡眠医学科自2023年6月起开展团队诊疗服务
内科科室医生 神经内科8位医生,消化内科1位医生,呼吸科3位医生

解释说明: - 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是衡量科学研究绩效、跟踪科学发展趋势的基本分析评价工具。 - PACS系统:医学影像存档与通信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它是应用在医院影像科室的系统,主要的任务就是把日常产生的各种医学影像(包括核磁,CT,超声,各种X光机,各种红外仪、显微仪等设备产生的图像)通过各种接口(模拟,DICOM,网络)以数字化的方式海量保存起来,当需要的时候在一定的授权下能够很快的调回使用,同时增加一些辅助诊断管理功能。

想了解精神医学医院?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大揭秘!

还有其他疑惑?想了解更多?可以点击 【在线咨询】